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日產電動車Leaf‧駛向綠色未來

在我們還在問這些問題時,電動車早已在日本、美國及歐洲等路上行駛,日本日產(Nissan)汽車公司甚至已發明了電動車無線充電器、以電動車反向提供電源予住宅的“智能住宅”等科技,並朝向“零排放”(Zero Emission)的終極目標前進。

在我國,或許我們會覺得電動車的未來還很遠;但到了日本,參觀了日產的先進車工藝,你會覺得電動車、綠色車工藝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或紙上談兵的“痴心妄想”;而是正在逐步落實的理想生活形態。

為此,日產汽車大馬總代理陳唱汽車公司執行董事洪文明博士宣佈,該公司將在明年首季將日產Leaf電動車引入大馬市場試水溫,並通過系列活動,喚醒大家對環保的醒覺及電動車的認識。日產近年推出了一系列以節能、減碳為主旨的環保計劃,並通過不斷研發各種新能源科技,致力減少二氧化碳與廢氣的排放量,朝向“零排放”目標邁進,並認為電動車將會是長遠的解決之道。

電動車Lea f的誕生,驗證了日產近10年在電動車及“零排放”所做的努力與研究的成果。此零排放純電動車使用日產原裝底盤及鋰電池組,以電力驅動引擎,駕駛中不會排放任何二氧化碳。此首炮的電動車,自2010年面世後,屢獲各項國際殊榮,包括獲得歐洲2011年度風雲車首獎、美國2011世界車型大獎等,並成為世界第一部量產的零排碳電動車。在充滿電的情況下,適合市區行駛的Leaf電動車可續航約160公里,動力一點也不輸燃油車;用戶更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遠程遙控車輛,並在開車前讓車輛自動開啟空調等。

雖然是“零排放”的環保車子,Leaf卻沒有忽略一般汽車所需的性能、設計及安全考量。除了一般安全測試,嚴謹的日產官方也為車子進行了多項額外測試,包括打雷也能保持充電安全、30厘米的水深也能涉水而過,撞擊試驗則證明了即使經過嚴重撞擊,Leaf的電池也無損且不會爆炸。

電動車是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
日產汽車高級副主席Minoru Shinohara表示,基於地球暖化問題,電動車必將成為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目前,電動車車主只在自家或公司安裝充電器,未來,電動車充電站可能會像目前的加油站一樣普遍。車主甚至可以通過電動車的導航系統,預知哪條路有交通阻塞問題。”

雖然在推行電動車的努力上,仍有某些技術上的問題需克服,如價格、蓄電池等問題;但日產官方也表明該公司正努力通過革新的科技與技術開發,設法將成本降低、大量生產並提昇蓄電池的效率,讓電動車更普及化。

參觀了日產汽車博物館,我們才知道,日產電動汽車不是在一夜間冒起的,其電動車研發歷史要追溯到二戰後。原來早在1947年,日產就已經生產過一款TAMA電動車。1951年,由於受到能源供應變化的影響,電動車才停止銷售。

在電動車領域,日產也展示了無線充電系統與“LEAF to home”兩大新技術。無線充電系統讓車輛只需停在感應線圈上的充電器上,便可自動充電。而“LEAF to home”智能住宅,則將電動車充當家庭蓄電池,將充電後的Leaf,回充電源予家居系統,作為停電時的後備電源,此蓄電池容量可滿足一般家庭兩天的用電量。

享受寧靜且動感十足的駕駛體驗
為了讓媒體對日產汽車及L eaf電動車的生產技術及性能有更深層的瞭解,日產官方也領媒體團參觀了生產電動車的追濱工廠(Oppama Plant),並到GRANDRIVE專業試車場試駕Leaf

位於神奈川縣的追濱工廠,是日產汽車的核心生產基地,這裡共生產8款車型,也是日產電動汽車的製造工廠。建於1961年的追濱工廠,是日產歷史最悠久的工廠,主要以人力組裝,但廠內也備有幾百台先進的自動行駛機器人或搬運機。

工廠在接受Leaf訂貨後,才針對顧客不同的需求進行生產;每輛車子前方將貼上客戶的身份、需求等資料,讓裝配工友根據需求生產。工廠範圍內更備有專屬運輸碼頭,除了日本國內,Leaf也出口至歐美市場。

至於GRANDRIVE試車場的試駕體驗,雖然只是繞場一圈,筆者已可以感覺到Leaf的動力一點也不輸一般燃油引擎車子,車速在悄無聲息間提昇,卻完全聽不到引擎的轟鳴聲,讓你可以享受寧靜且動感十足的駕馭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