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美國雜誌細說華盛頓謊言


美國人自己形容華盛頓是個“把撒謊當做藝術工作的地方”。最近一期的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更是列舉了美國本年度最大的14句謊言。透過對這些謊言的分類分析,也許我們也能夠洞悉一些華盛頓的生活規則。

美國人自己形容華盛頓是個“把撒謊當做藝術工作的地方”。這樣說是有道理的,在這個政客雲集的地方,人們為了政治利益每天都生活在各種謊言之中,人們即使謊言的生產者又是消費者。近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更是列舉了美國本年度最大的14句謊言。透過以下對這些謊言的分類分析,也許我們也能夠洞悉一些華盛頓的政治規則了。

“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是成功的。”“我們在阿富汗正在取得勝利。”“奧巴馬政府一直致力於金融服務業的改革。”“給百萬富翁減稅可以為美國人創造就業。”“美國可能會出現債務違約。”

指鹿為馬的故事對於中國人可謂家喻戶曉,它用來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也許並非巧合,“指鹿為馬”的本事在美國的政界可以算是“基本功”了。在《外交政策》列舉的14句謊言中有5句可以歸為這一類,數量是最多的。這其中最大的謊言就要數有關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的了。面對陷入困境的美國軍事行動,卻強說自己正在“勝利”、“成功”,除非是美國人對於勝利的定義跟世界上別的地方的人有著根本不同,否則美國沒有達到戰前的目標是“地球人都知道” 的。

面對無可辯駁的事實,還要把白的說成黑的,只能說明美國人現在也非常好面子。不過與中國人有時候只愛面子,不愛“裏子”有區別的是,美國人不會平白無故的“睜著眼睛說瞎話”。保存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戰略利益、維護美國的世界領導的形象、防止出現其他國家不再追隨美國的現象,這些“裏子”是美國政客說出這樣的謊話的根本原因。

“巴基斯坦是美國的盟友”和“阿富汗是美國的夥伴。”“中國的成長對美國沒有威脅。”“我相信通過外交壓力能夠阻止伊朗的核計劃。”與“指鹿為馬”同等重要的秘訣就是“聲東擊西”。利用語言掩飾自己真正的意圖,轉移外界的注意力,為自己爭取更大的行動空間或者現實利益,就是這種訣竅的核心。這三句話都不是美國的心裏話,利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來反恐、避免與利益相互依賴的中國正面翻臉、保持自己和平道義的形象掩蓋自己對伊朗動武的陰謀才是美國心裏所想也是實際在做的。

“下一次歐盟峰會將是決定性的……”“在利比亞的行動將在幾天或者幾週之內完成。”有時候,作為政客是很無奈的,因為有些問題他們實在是控制不了或者拿不出解決辦法,但是又必須給外人以胸有成竹的樣子。不過這種情況下,他們有自己的高招——“拖”——利用謊言給外人以希望與期許,把眼前的困境先“拖”過去。難得的是政客們面對自己說過的話一個個未能兌現的場面,依然一“拖”再 “拖”。上邊這兩句謊言都是政客們不知說過最後一類有點微妙,都只說出了部分的事實,不能完全算是謊言。但是政客們之所以要說這些話,則與這些話中沒有表現的那些內容有關:激烈的黨爭無非是一個“錢”字,有了錢麻煩自然就沒了;數字都是為了掩蓋更糟糕的事實——美國在伊拉克近20年的投入和贊同國會的人連9%都沒有;“我愛以色列”其實是說“我愛猶太美國人的選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