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瑞典藝術家回收書頁巧制茶杯

公司
茶杯不但給人美的享受還對環境做出貢獻。這些精致典雅、造型獨特的茶杯出自瑞典藝術家CeciliaLevy之手。這些取材自循環回收的書頁制成的工藝茶杯不但看上去給人美的享受,還對保持生態友好的環境做出了貢獻。正由于這個原因,所以我們看到的每個茶杯都獨一無二,想必茶杯的擁有者是不會舍得真的倒咖啡進去的。

公司 目前正在藝術學院接受科班教育的Levy會定期展覽和出售她親自制作的各種紙質環保作品,她還會定期在當地以及其他地方面向各年齡層的學生和環保愛好者們巡回講學,通過這種方式把熱愛環境的理念和獨特的環保創意傳播給更多的人。 公司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跳蚤市場 主打環保


周末來到西貢,務必要到海邊的跳蚤市場逛逛。這裏的跳蚤市場日見成熟,年多前還見這裏的店子零零散散,無甚「睇頭」。近日再去,感覺熱鬧得多了。星期六、日和假日才有的跳蚤市場,特色主題是環保。有太陽能裝置、自製手工藝品、天然護膚、護髮用品和有機食品等。本地環保產品盛行的程度與很多西方國家相比是慢了很多,但隨着物品的實用性愈來愈強,感興趣的人也愈來愈多。其實每次來到這個跳蚤市場,都會有不同的發現。今次找到一個賣有機菜的檔口,有本地出產的橙、檸檬、蜜糖和薑。它賣的薑不嫩也不老,毋須用刀,它的皮已可一片片剝出來了。

近年,西貢的旅遊業發展得不錯,除了帶旺了海邊一帶的海鮮街,還延至西貢天后廟那邊。由天后廟旁的普通道入村,經過德隆前街,便會到達一條叫正街的小巷。這裏有間金山粥店,以即拉腸粉最出名。我倆口子最愛腸粉,到那裏都會試吃,而這間小店在我們的好吃腸粉榜上數一數二!店子亦有自家炸物,但因很快賣光,要吃便要早點來了(十二點前)。

小巷粥店 腸粉聞名
沿着路走,便會走到一條較大的街——市場街。這條街以前很靜,只有數間海鮮酒家,但近年多了很多小店,包括一些外族服裝(尼泊爾)和日本時裝,又平又靚。亦有些賣中式甜點的,如茶粿、花生糖等,味道也不錯。走得累,可以在這裏的西式cafe歎個下午茶(放心,有很多選擇,絕對可以不是星XX、 太平洋XX!)。走在這短短的一條街上,我感覺自己就像是遊客一樣!



中市環保藝術節 資源回收展現藝術創意


第一屆臺中市環保藝術節,10117(星期六)上午930分,在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寶之林廢棄家具再生中心舉辦,這次內容有環保藝術創意展示、資源回收教育宣導及摸彩活動,並配合親子DIY沙畫創作,以及精彩的環保創意走秀表演等,讓民眾不僅可欣賞多位藝術家的環保創意作品,更可藉由闖關遊戲及環保創意走秀表演,體驗環保資源回收與生活緊密結合的重要意義。

這屆臺中市環保藝術節活動,主要是為倡導愛護地球、節能減碳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由主辦單位邀請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長黃朝湖先生擔任策展人,舉辦環保藝術創意秀,邀請鐘俊雄、余燈銓、黃映蒲、黃輝雄、蕭璽、郭益逢、鐘斌效、紀向、林凌、蔣玉郎、林墡瑛、林鴻銘、廖迎晰、粘天輝、黃朝湖等十五位藝術家,創作數十件環保藝術品於寶之林園區公開展示,並邀請臺中市長胡志強及貴賓共同主持揭幕剪綵儀式,為首屆臺中市環保藝術節揭開序幕。所有藝術創作作品將於10117 日起至131日止於寶之林園區陳列展示。

活動現場並設有環保宣導攤位,由民眾進行趣味闖關遊戲,完成後蓋滿活動戳章,即可兌換精美宣導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並可參加摸彩。同時為宣導親子環保教育,主辦單位並舉辦親子DIY沙畫及筆筒活動,共計200組,額滿為止。凡報名參賽親子DIY 沙畫及筆筒活動,完成作品者即可獲贈精美宣導品,歡迎對親子沙畫有興趣的親子組隊報名。還有一系列暖場活動,安排楓樹社區媽媽們進行環保創意走秀,以及活潑可愛的幼稚園小朋友,透過表演宣導環保回收再利用與生活息息相關。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換新車過年 廢車回收有獎勵


春節將至,部分民眾有買新車過好年的想法。環保署今天提醒,車主應循合法管道回收廢棄車輛,除能維護自身權益,領取廢車回收獎勵金,還可改善環境品質。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馬念和今天表示,在春節欲汰舊換新車的車主,若隨意將舊車交給廢車收購業者或不合法回收業者處理,一旦遭違法利用,恐造成自身權益受損,且有可能污染環境。

環保署提醒,民眾可撥打環保署資源回收免付費專線「0800-085-717」(諧音:您幫我,清一清)或資源回收網(http://recycle.epa.gov.tw)查詢廢車回收商,之後向回收商索取車牌及「行政院環保署廢機動車輛回收管制聯單」,憑聯單可向環保署申請回收獎勵金。



Sony發表環保「紙電池」

Sony日前在東京節能研討會上,展示一種新的放電技術,大大改變了目前的電池技術。現行技術在電池中所使用的化學成分具毒性、回收相當複雜,即使鋰電池並未被分類為有害廢棄物,一年數以十億計的廢棄電池掩埋也對環境造成相當的影響,因此Sony的新放電技術將能有助環境保護。

Sony日前在東京節能研討會上,展示一種新的放電技術:以碎紙片放入酵素溶液,分解纖維素後以產生電流驅動電器用品。Sony發言人發表此機制類似於白蟻消化木頭的方式,由酵素侵蝕及分解紙片後,產生電子及氫離子。氫離子和空氣混合後產生水,而電子產生電流,造成如同電池般的效果。

在過去,利用生物學理論發展的這類型電池已經有許多研究成果,但無法實際應用於商業化。法國科學家研發之生物燃料細胞足以供給起搏器(某種醫療用品)之所需電源;Sony2007年也嘗試發展葡萄糖致能電池。但以上兩種電池皆未能廣泛運用,原因在於無法持續、長時間地供給運行電子裝置所需之大量電力。儘管Sony宣稱其上一代電池可供給MP3撥放器之電力,但是否能在類似iPod Touch之裝置使用仍是問題,因為iPod Touch耗電量明顯比起其他MP3撥放器來的大。時至今日,Sony的電池技術已經發展至小體積、可置入小型裝置,下一步將是如何解決電力問題。

有鑑於此,此次節能研討會Sony所展示的技術將是一種突破,大大改變了目前的電池技術。現行技術在電池中所使用的化學成分具毒性、回收相當複雜,即使鋰電池並未被分類為有害廢棄物,一年數以十億計的廢棄電池掩埋也對環境造成相當的影響,因此Sony的新放電技術將能有助環境保護。